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周末闲聊 | 一直觉得外婆好,当妈三年终于明白她好在哪里

发布时间:2018-05-21

当孩子成年后想起童年,可以获得温暖,有力量的感受,应该就是育儿最大的成就之一了。外婆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。

相信很多朋友关注我的公众号,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:

小学文化培养了三个名校的孙女,外婆朴素的育儿观,教会了我什么?

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时间比较多,很多童年回忆和她有关。外婆文化程度不高,但在陪伴孩子方面绝对是个专家,不论什么时候我回忆起她,都有如和煦阳光直照内心。

最近在读苏宝幼儿园老师推荐的一本好书,书里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
Summer is like childhood. It passes too fast. But if you’re lucky, it gives you warm memories from which you take strength in the cold days ahead.
(人的童年可以比作夏天。它转瞬即逝。但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,它带来的温暖的回忆,可以给你力量,支撑你去直面今后人生中寒冷的日子)

当孩子成年后想起童年,可以获得温暖,有力量的感受,应该就是育儿最大的成就之一了。外婆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。

苏宝出生后,我经常试图去寻找这种抽象感受背后的根源,或者理论依据,直到读了大量儿童早期发展的书,才逐渐总结出外婆到底好在哪里,以及如何把这种“好”应用到育儿当中去。

1. 喜欢和你在一起,不论做什么都行

小时候外婆和我唱过很多童谣,讲过很多故事,或者牵着我的手逛菜市场,或者只是陪我坐在老屋的屋檐下,她择菜,我看雨。

虽然她没有说出来过,但我知道她喜欢和我在一起。

高质量陪伴是个热门词,很多职场爸爸职场妈妈经常琢磨着,下班后要怎么抓紧时间高质量陪孩子,把这段时间安排得满满的,讲绘本、唱儿歌、学英语轮流进行,生怕耽误了宝贵的时间。

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早教启蒙,但高质量陪伴的前提是和孩子之间发生连接和共鸣,而具体做些什么只是它的形式。

而眼神交流,拥抱依偎,认真听孩子说完话,这些是高质量陪伴的精髓

2. 无条件接纳你的人,人和行为是分开的

二十年多年前的记忆大多模糊了,但印象深的是每次去外婆家,推开门走进去,她看见我时慈爱的眼神。她只是说一句“你来了”,然后发自内心喜悦的看着我,我觉得她真正“看到”了我。

那几秒钟,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瞬间充满存在感,让孩子知道“我让人高兴”。

我从来没有听外婆说过:你怎么这么xxx(比如胆小/动作慢/不听话),尽管这三个特点,我(以及很多孩子)小时候都多少有过。没有系统学习育儿知识前,我只觉得真正被接纳是一种感觉,不知道具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接纳。后来我才知道这样一个简单原则:

孩子做错事时只谈论行为,不批判人格。
做得对时不仅表扬行为,也要赞美人格。

比如我把豆子洒得一地都是时,外婆会说:哎哟,豆子洒了(谈论行为),我们来打扫干净吧。

等我和她一起打扫干净,她会说,打扫得真好(谈论行为),真是个爱帮忙的孩子(赞美人格)。

很多时候我们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,给他扣上标签,却没有意识到,某些行为反映了孩子天生的气质,很难改变,而另一些行为可能是暂时的,不代表孩子本身的样子。

不管属于哪种情况,急于批判孩子是“怎样怎样的人”,常常会强化“错误”的行为。因为幼儿对事实和表象常常是分不清的。你告诉孩子他是谁,他很可能就会成为谁。

要让孩子自尊自爱自强,唯一的方法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人,把行为和人分开来看待。

这一点我妈妈也继承了外婆的观念。记得幼儿园时我想看阳台上的兰花够不着,就搭小板凳去拿,不小心摔破了一盆。妈妈不但没发火,还笑着拿出相机来拍照留念:

(嗯,苏妈两岁时还像个小男孩)

因为她看见的是一个好奇、会想办法的孩子,而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接纳我的母亲。事后妈妈和我说,以后想看花,可以和爸妈说,他们会帮我把花盆抬到地上来观察。

3. 一起做很多无用但是有趣的事情

外婆陪我做了很多看上去无用,但是有趣的事情。比如抬小板凳陪我在门口看蚂蚁搬家。捡来地上掉落的桑葚和酸石榴,放在簸箕里给我观察(后来发现蒙特梭利教室里,经常有这样的“自然课”)。或者用竹叶折成小船,放进小溪里。

(大家可能会想看外婆的照片,这张照片里她八十多岁了,在折小竹船,一如既往的童心未泯)

当我们做这些“无用”的事情时,外婆总是笑眯眯的,表示她很喜欢和我这样打发时间。

我们无法陪孩子一生,更无法确保孩子人生中不会遇到低谷。奔三的年纪绕了地球半圈,我也逐渐意识到人生漫长,常常峰回路转。多背几个单词,考几个证书成不了人生赢家的。只有发自内心的愉快、保留一颗有趣的童心,才能帮我们在漫长人生路上抗击无聊和低落。良好的情绪是第一生产力。

身边常有妈妈说,我们看了那么多文章和育儿书,为什么带不好孩子?

外婆给我的启示是,育儿应该是回归和顺应我们天性的。学习外在知识虽然重要,但我们内在的思维方式才是本质。我们希望自己小时候怎样被对待,就怎样去对待孩子。所以育儿其实也是个不断自我修正、自我疗愈的过程。

外婆是苏宝出生那年去世的。很遗憾她没有见过苏宝,更没有见过果子。

但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她家的平房,那个小小的门口,记得下着暴雨的夏夜,外婆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时,她身上淡淡的硫磺皂香。很幸运童年里能有她。表白外婆,外婆会是我一生的育儿启示录(全文完)。

参考资料:

Hallowell, E. M. (2003). The childhood roots of adult happiness: Five steps to help kids create and sustain lifelong joy. New York: Ballantine Books.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