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2-24
我闺蜜这两天气不打一处来。
她刚给儿子弄了套学区房,得瑟劲还没过,今天一大早她给我发来一篇文章,叫“对不起,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”。我一看标题吓了一跳,国内学区房都要800W了啊。再一点开文章,结果是一对夫妻带娃环游世界的帖子。闺蜜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。
近几年起跑线这个词特别热门,好像不拼个起跑线,人家还以为你家孩子是捡的。苏宝两岁,我们也带她跑过几个国家,但这个和培养牛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,完全就是……我们自己想去玩而已。人在国外没人帮着带娃,生都生了,不带着去难道扔家里?
至于旅行给孩子带来些什么,我觉得这个真是因人而异的。比如苏宝,不管去哪里旅游她都是完全get不到”重点”的,比如去某某某著名历史建筑,她比较关心这里的垃圾桶为啥没盖子;去看朋友的孩子练习马术,她非常感兴趣的告诉我,那匹马好像在拉粑粑。
这点和我其实是一脉相承的。8岁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北京,在故宫门口花10块钱给我买了块纪念表,就是那种一根大金链,上面还有个毛主席像的怀表,特别炫酷。结果没走几步就被我摔坏了。我一拍屁股在明光大正殿门口坐下来,说老房子没什么好看的,你们大人去玩吧,我先在这修会表。
我在中国西部一个很小的县城长大,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小时候我从来没出国旅行过,直到后来留学才算第一次走出国门。但我觉得在搭建起跑线这件事上,我的父母所做的功课,是负责的。
首先我小时候身体素质不是同龄人中最好的,体育很少及格,对运动一点兴趣都没有。我家乡的夏天极热,有一天我爸发现我感兴趣游泳,他开始每天一下班就陪我去游泳2小时。
90年代我们小县城的孩子游泳都是在河里,我爸爸常常训练我逆水游泳(非常费体力),还细心教我如何避开旋涡和湍流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胆大心细,也练就了国防身体。
关键时候真得拼体力。后来我留学的时候,每天早上6点起床,除了每年修十几门课,还要做两份实习,晚上基本是学到12点才从图书馆回宿舍,但从来没有累垮过。这都得感谢小时候每个夏天,别人上兴趣班的时候,我都在河里乱扑腾去了。
三年级后,我稍微文静些了,开始感兴趣看书。一放学,我爸就骑着自行车来接我去新华书店,我在那里会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。后来我们那的新华书店不允许只看不买了(其实我们真的有买书啊,只是不可能每次都买而已),连书店里的椅子都搬走了,估计是就我造成的。这是后话。
虽然说小时候从来没有出国旅行过,但阅读确实给我打开了一片视野,我迷迷糊糊中意识到,这个世界是很大的,地球另一边某些地方,可能值得有一天好好去看下。
每年过年、生日、放暑假,爸妈送我的礼物都是书,家里很快有了一面书墙,是班里书最多的一个家庭。记得那时候我妈一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,家里经济不算紧张但也绝不富裕,但我妈在买书这件事上从不抠门。
我印象很深的一次,快到月底了我妈还没发工资,钱包里还剩下不到100块,她看见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外国童话选集爱不释手,但那本书居然要50块。50块一本的书在90年代我们那个小县城还是算很贵的,但我妈二话不说就给我买了。
后来我拿了近全奖去哥大读书,只从家里带走了一本书就是这本,陪我度过了很多孤灯夜雨身在异乡的日子。
那本童话书里,我最喜欢的是叶君健老先生翻译的挪威童话《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》,后来我自己也成了绘本译者,有点冥冥之中注定的意思。
再后来我喜欢上了写作,但数学不行。虽然当时我们整个县城就两所中学还过得去,但升学压力还是杠杠的,满县城都是奥数补习班,听说现在还是这样。我爸妈很了解我,知道我不喜欢数学,表示及格就行了,另外他们给我报了喜欢的写作班,我第一次投稿到地方小报纸,就是爸妈怂恿的,直到现在,我还把码字当作第二大兴趣爱好。
人生头几年,父母给我做的准备,其实就是鼓励运动和阅读,支持我跟从内心,去做喜欢的事情。虽然显得简单,但确实对我后来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,
这一切让我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,就能感到愉快,而良好的情绪,是第一生产力。我想,这就是所谓的起跑线吧。
前几天给苏宝报名幼儿园的时候,填表遇到一个问答题: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?说实话,当时是我第一次认真考虑这个问题,我瞟了一眼撅着屁股在门口研究蚂蚁的苏宝,在空白处写了这样几句:
1. 有一副好身板
2. 保持心情愉快
3. 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
如果苏宝长大后,有兴趣去环游世界是极好的,但我始终觉得环游世界这个想法是个“果”,而不是“因”。对于苏宝这个年龄的孩子,去国外旅游和去乡下玩其实都一样新鲜,不能在北海道玩沙子,在家门口捡落叶也可以很快乐。爸爸妈妈好好陪着,在哪儿都一样幸福(完)。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