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5-21
本文原创首发于2016年7月,因为最近后台很多妈妈在问相关话题,今天整理后重新分享给大家,愿温故知新。
正文:
纽约连续热了几天,我们社区的游泳池每天都有很多小宝宝来游泳,苏妈也认识了很多新手美国妈妈。和她们聊天的时候有种感慨,去年这个时候,苏宝才四个月,我和其他妈妈聊天的时候,都是”学习“的角色,今年已经可以和新妈妈们分享点自己的心得了,真是光阴似箭。
最近遇到一个特别焦虑的妈妈。她的宝宝半岁,从出生开始就就是个极度敏感、粘人、随时要人伺候的“女王”,让她精疲力尽。她对苏妈诉苦说:别人家宝宝6个月就睡整夜了,我家还要夜醒两三次;别人家宝宝可以安安静静的在地垫上自己玩,我家一放下就哭;别人家……苏妈莞尔一笑,想起一个妈妈曾经对我总结过:有种传说中的天使宝宝,叫做别人家的孩子。
其实这位妈妈描述的宝宝,非常符合“高需求宝宝”(high need baby)的特点。
怎么识别高需求宝宝?
英语里很喜欢用difficult & fussy这两个词来形容高需求宝宝,他们不容易满足、睡眠问题多、常常烦躁不安、经常哭闹、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。因为苏宝曾经出现过这些情况,苏妈恰好仔细研究过这种类型的宝宝。当时束手无策的我,和一个妈妈聊天,第一次听她提到了高需求宝宝这个名词。她的两个孩子现在分别是9岁和7岁,在学校的表现都很不错。
以下8个特点是每个宝宝多多少少都会有的,但高需求宝宝,宝宝在健康、舒适的情况下,仍然是大部分甚至8条全中。
先来自查一下吧:
1. 总是在吃吃吃
宝宝从生下来开始就是个十足的小吃货?别人家宝宝三四小时才吃一次母乳,他一两个小时就要补充干粮?既非猛长期、也不是妈妈奶水不够,但他就是吃吃吃不停?
2. 随时要人伺候
随时要抱,随时要求关注,一秒钟也不能被忽略。
3. 要求高、不容易满足
抱了、摇了、喂了、换了尿不湿、唱了歌,还是不能睡也不能止哭。新买的玩具五分钟就不感兴趣了。等不及要被抱起来、等不及要吃奶,当他需要什么时,一秒钟都不能等,不然分分钟能哭背过气去。
4. 极度活跃
宝宝很好动,精力旺盛,笑声很热烈高亢,哭声也很有穿透力。常常肌肉紧绷、小小拳头紧握,一刻也停不下来,穿衣换尿布不停的乱动,哪怕被抱着的时候,也喜欢扭来扭去?
5. 极度敏感
对环境变化非常警惕,陌生的面孔、陌生的声音都会引起她的注意。需要比其他宝宝的尿不湿换得更勤,因为她更容易不舒服。小睡时,会被极小的噪音吵醒。常常让大人如履薄冰。
6. 不按常理出牌
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常常难以捉摸。你刚以为自己摸索出一套吃睡规律了,第二天又完全变化了;你以为自己研究出了某种管用的安抚办法,结果很快小家伙就不买账了。
7. 睡眠问题
比大部分同月龄宝宝睡得少,睡眠浅,不能自主入睡、小睡短、夜醒频繁,常常需要抱睡、晃睡、奶睡,放下就醒。
8. 比考拉还粘人
分离焦虑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,但在高需求宝宝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。他们一刻也不允许妈妈离开视线,很难接受其他人代替妈妈来照顾他。有时连爸爸要抱也被拒绝,分离焦虑在黄昏和夜晚尤为明显。
上面这些,是指排除生病不适等特殊情况后,如果你家宝宝能符合5条以上,就有可能是高需求宝宝。
为什么有些宝宝是高需求宝宝?
婴儿的哭闹和敏感,很大程度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。每个宝宝的天生气质,决定了他们的个性。并没有对与错之分。
对周围环境的刺激,“高需求宝宝”的反应比别的宝宝更激烈,更容易感到烦躁并且哭泣。然而,他们的大脑的这种敏感特质,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接受和学习大量信息。这也是他们将来可能变学霸的原因之一。
高需求宝宝可能变成优秀的孩子
高需求宝宝给爹妈的感觉是:前3个月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。以为3个月以后会好些,没想到宝宝的各种需求越来越多,让你应接不暇。别人都在轻松愉快的晒亲子游照片了,你还在为每天都能按时吃饭睡觉而手忙脚乱。整个第一年,你的感觉是自己就没能喘口气。
高需求宝宝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大孩子呢?可能变成熊孩子,也可能成为班里成绩最优异的孩子。一个有趣的研究表明,父母的养育风格,会对高需求宝宝未来的人生起到很大影响。
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一组早教专家,找了1300个不同家庭的美国娃,从出生开始跟踪他们的成长轨迹。这些孩子里包括一部分从婴儿时期起就让爹妈崩溃的“高需求宝宝”。
这拨孩子上到小学一年级时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:那部分高需求宝宝分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两拨孩子:一部分成了让老师头疼的“问题学生”,另一部分成了班里最优秀的小孩。
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养
这两拨孩子之间的关键区别,在于父母的养育方式。这个研究小组发现,比起天使宝宝们,高需求宝宝对父母的养育方式更敏感。他们将来在学校的表现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养育风格的影响。
但是由于他们更容易让父母疲倦、不耐烦,一部分父母采取了焦虑甚至冷漠的方式对待他们;另一部分耐心坚持,尽量不在宝宝面前发脾气,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。
如果父母采用“优质照养方式”(指父母坚持用耐心、温和、用充满爱的方式来对待宝宝的烦躁、敏感、哭闹),他们入学后比其他孩子学习成绩优秀、社交能力好、和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也更好。他们的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是:懂合作、果敢、有自控力、学习竞争力强。
小学快毕业时,专家们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评估,发现那些得到了父母耐心引导的高需求宝宝,到11岁时一如既往的优秀,学习适应力也强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宝宝是个“高需求宝宝“,那么很可能宝宝的整个第一年甚至第二年你都会很辛苦。苏妈结合我读过的育儿原著和实践心得,总结出了一些小建议。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个高需求宝宝,这些tips可能会有帮助:
1. 大量的肢体接触
多抱,多依偎,能很好的缓解高需求宝宝的焦虑。我在纽约生完苏宝,助产护士要求我第一时间和宝宝skin-to-skin(肌肤接触),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母乳喂养,也可以缓解宝宝的焦虑不适。大量研究已经表明,多和宝宝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宝宝的人格健全发展,加强亲子关系。
我受西尔斯亲密育儿法的影响,从苏宝出生开始就用婴儿背带,有双肩背的,也用过裹在身上的,发现苏宝烦躁不安时,把她像小考拉一样挂在我身上常常有神奇的效果,顺便还能解放双手做家务。
2. 第一时间回应宝宝的需求
其实任何宝宝尤其是新生儿,都是在父母对TA的回应中建立起自信的,高需求宝宝尤其如此。时刻回应宝宝的需求,建立爱的联系,对高需求宝宝很重要。和父母之间建立起良好信任机制的高需求宝宝,将来更容易成为成绩优秀的孩子。
3. 打造新颖多变的玩具库
高需求宝宝的敏感神经,需要新鲜的刺激来保持他们的好奇心。这也是他们对新玩具只有五分钟热情的原因。小月龄时期,可以让宝宝在不同的爬行垫、玩具毯上练习抬头;
稍大后,记得隔一段时间就给宝宝换一批玩具,还要保证户外活动。苏宝也是个对玩具厌倦得很快的孩子,但后来我慢慢发现,玩具不一定限于买来的,互动性强的绘本,家里的厨具、日用品,只要保证安全,都可以维持一段她的注意力。
4. 降低心理预期
每个“高需求宝宝”,身边都环绕着随时想崩溃的大人。记得积极寻求家人的帮助,在你觉得难熬时让自己补个觉,给自己个机会满血复活,再继续战斗下去。每个宝宝就像一颗独特的宝石,都有自己的特点、规律、速度,不需要和其他宝宝横向比较。接受这一点后,你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。
做妈妈不容易,做一个高需求宝宝的妈妈更不容易,作为“过来人”我特别理解那种辛苦。以上这些tips,虽然可以缓解养育高需求宝宝的辛苦,但是很难改变他们与生俱来的个性。调整好心理预期,打一场有方法、有耐心、充满爱的“持久战”,你的高需求宝宝,可能会成为一个异常优秀的孩子(全文完)。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