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6-27
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TED演讲视频,演讲者Anthony Debenedet博士是一位医生爸爸,他分享了自己对“玩”的独特看法,建议家长(尤其爸爸)应该陪孩子玩一些高强度的打闹游戏。
正好Debenedet博士写了一本书叫The Art of Roughhousing,我趁假期找来看了一遍,才知道原来打闹不仅锻炼身体,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关键,这些结论背后有强大的科学依据支撑。
什么是高强度打闹?有什么好处?
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叫roughhousing,也就是那种体力消耗比较大、甚至有点疯的肢体游戏,比如传统的骑大马,摔跤游戏,枕头大战都算。
1. 打闹游戏能让孩子更聪明
肢体打闹游戏可以增加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,这种蛋白质能促进大脑神经发育,帮助大脑提高记忆、逻辑和学习能力。经常玩打闹游戏的孩子,入学后学习成绩可能会更好。
2. 打闹游戏能提升孩子的抗挫力
已经有科学研究表明,经常玩打闹游戏的孩子,能更好的应对环境的突然变化。
想来也不意外——孩子在大笑中忘记失败,失败了马上爬起来,这些都是未来人生赢家的必备素质啊。把得失和输赢看得比较重的孩子,能在打闹中得到放松,对大人来说也是不错的解压时光。
3. 经常玩打闹游戏的社交能力更强
记得小学的时候(那时的学校还没有那么多安全规则),课间休息时,经常会半个班的人在操场上疯狂的玩追人游戏,被追到的人又要回头去追其他人,一直跑到上课铃响大汗淋漓的进教室。每次打闹完,都觉得和小伙伴们之间感情更好了。
后来才知道,追人游戏中需要用到策略,比如几个人形成包围圈,需要讲规则、轮流玩,这些都在强化孩子内心的团队和合作精神,从而提高情商、社交能力。
在家和父母玩打闹游戏时,也是同样的道理,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界限,懂得进与退,比如爬到爸爸背上是可以的,但是扯头发、把爸爸的眼镜扒下来是不行的。
除了骑大马,开飞机等经典肢体游戏,以下这些简单的打闹游戏,我们(尤其是苏爸)在家经常和苏宝一起玩,给大家参考:
1. 追人
在开阔的空地互相追赶,被追到的人会被用力抱抱、亲亲,然后再反过来追对方。这是个给娃放电超级棒的游戏,白天多跑跑,晚上睡眠也会更好。
2. 大熊睡着了
苏爸假装自己是睡着的大熊,用一张毯子盖住自己的脸,然后突然“醒来”开始追苏宝,苏宝每次都尖声大笑着满屋跑,你们脑补画面吧……轮到苏宝当大熊的时候,她会大声宣布“我要来吃你了”,然后把爸爸扑倒,爸爸想办法逃脱,最后经常是我们都大笑着在地上滚来滚去。
3. 枕头大战
用枕头“打仗”,或者把大量抱枕和沙发靠垫扔在地上,假装是一座山,比赛谁能先翻过去。
4. 发射火箭
苏宝有段时间每天晚上睡前都不肯去刷牙,苏爸就把她抱起来,假装她是火箭,把她”发射“到浴室里去,她非常乐意配合,这也是个训练想象力的游戏。
5. 骑马
大人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背上保持平衡,或者大人趴下,让孩子压住大人不让大人起来,孩子会用尽全力,大人拼命假装想爬起来,但是爬不起来很滑稽,苏宝每次玩这个游戏都特别有成就感。
因为肢体打闹的强度比较大,玩的时候大人一定要注意这几点:
安全第一,玩的时候最好选个空间大的房间或者在室外,避免宝宝摔倒时撞到家具的尖角受伤
宝宝的身体还很娇嫩,玩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受伤,也不要大声的吼叫以免吓着宝宝
高强度的肢体打闹不适合一岁内的宝宝,不宜睡前和饭后半小时内进行
玩之前和宝宝讲清界限(比如用力推倒妹妹是不可以的),说好叫停的指令(比如大人叫STOP的时候,就要停下来)
我曾经在公号分享过一篇美国重视幼儿体能训练的文章,当时一个粉丝留言说“文明精神,野蛮体魄”就是自己养娃的目标,我真心特别赞同。
爸爸们,多花时间陪孩子疯玩吧。在打闹中为宝宝打好身体、智商、情商的多重基础,将来人生路上,他们才能愉快的升级打怪(全文完)。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