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2-12
朋友昨天转发一篇文章给我,标题是《一个家庭的悲剧,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》。朋友说,道理都懂,但和老公有分歧时、孩子不听话时,情绪上来了还是忍不住靠吼。目前面对3岁娃,已经开始觉得沟通起来有困难,而孩子也复制大人的行为模式,难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相处。该怎么办?
沟通的目的并不一定是“求同”
关于沟通,我曾经有个很深的误解:觉得沟通的目的,就是让双方的观点达成一致。
比如下雨天和苏宝外出的时候,她坚持要穿凉鞋,我会各种套路说服她穿雨靴。最后苏宝虽然愿意穿雨靴了,但下次雨天出门的时候,她还是会要求穿凉鞋。“说服”孩子的次数多了,我逐渐意识到,其实并非每次沟通,都要以“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的意见”画上“圆满”句号。
沟通和管教是不同的,孩子如果有明显错误的行为,需要纠正,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上,我们仅仅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够了,至于孩子是否愿意接受,那是一种选择。后来下雨天我不再试图说服苏宝,她也真的穿了凉鞋出去,后果是脚丫湿湿的很不舒服,现在她已经会自己要求穿雨靴。
真实世界的沟通,极少能绝对达成一致,大多数时候是向中间不断靠拢的过程。君子和而不同,沟通前先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,他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,并且学习为其后果负责。尊重,是为沟通的起点。
不带控制的倾听
前几天带苏宝去图书馆,有个一两岁的小男孩打死也不愿意坐下来听故事,妈妈把他抱进教室,他又跑出去。整个过程中妈妈一直在劝他别哭了,过一会又用”转移大法“,说”你看!外面有蝴蝶!“,趁孩子分散注意力的时候,又把他抱进教室。
图书馆的小男孩最终赖在地上尖叫,一边踢腿一边说bunny, bunny, 原来,他只是想要停在教室外推车里的安抚玩具而已。妈妈一开始只需要蹲下来,认真问问孩子为什么哭,问题就解决了。
每天都在听孩子说话,但我们真的听见孩子在说什么了吗?对于孩子,很多时候哭只是一种表达,大人用自己的“关切”盖过孩子的声音,努力让孩子不哭,堵住了表达的出口,实则是控制。”共情“是个育儿词典里用滥了的字眼,但它在沟通中价值连城,会共情的父母让孩子知道,你可以说,因为我在听。
多讲事实,少讲观点
美国孩子从小学开始,就要学习事实和观点的区别(facts vs. opinions),不仅是为了逻辑清晰,也是在为有效沟通打基础。低效率的沟通,往往是两个人在不停的强调自己的观点,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有效沟通应该是基于事实的,和孩子交流时多描述事实,少做评判,不要攻击孩子本身。孩子也会从你的有理有据中,学会心平气和。
有次和苏宝参加早教课,她和另外一个孩子把教室里的玩具一箱箱的掀翻在地上,觉得是个好玩的游戏,我第一反应是要制止她。但她的早教老师对我眨眨眼,先我一步走到苏宝面前说:你看,玩具掉得到处都是,其他小朋友走路很容易被绊倒,我们一次只拿一个玩具吧。简单一句话,只讲事实,不贴标签,两个”熊“孩子马上乖乖帮老师把玩具都收拾好了,我心里是大写的服。
放下权力的游戏
中国的家庭矛盾,往往是权力的矛盾。比如婆媳之间,父子之间出现分歧,常常是为了在”谁说了算“这个问题上争个输赢。这种上千年的文化烙印让我们在和孩子相处时,常常不自觉要拿出家长高高在上的架子。
“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?”
“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孩子?”
这些质问,表面上在沟通,实则是在告诉孩子”你得听我的“。爱一个人就是首先学会好好说话。虽然孩子弱小,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和大人的互动中始终是个弱者,他会不自觉的保护自己,关闭和父母交流的心门。
家可以传递爱,也可以累积伤害。不管和孩子还是亲人沟通,都请记得始终把爱放在第一位,沟通的目的是交换观点,而非争个输赢。因为哪怕争赢了,把爱的人越推越远,最终输的仍然是你。
沟通能力是一种传承,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,在相互包容理解的家庭环境中,一点点积累起来。我相信会沟通的孩子,将来运气不会太差。我看着两岁的女儿时常想,如果她能聪慧、灵敏,自然是一种幸运,但能拥有温润平和,通情达理的性格,才是她真正的福气(全文完)。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